焦點
-
GG囉! 打不贏FB,Google+ 4月起停止服務! 趕快下載備存資料吧!
社群媒體的興起,讓許多廠商爭相搶奪這個龐大的人脈平台,以建立商機。然而就在各家廝殺的情況下,目前只剩下最大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平台了,微軟的Linkedin則是轉成人脈平台,而Google的Google+則是跟大家Say Goodbye~ 是的! 由於使用的人數遲遲無法提升,再加上系統架構本身的問題。Google決定在2018年12月正式,將於2019年4月正式停止Google+的服務。也就是說,先前若您在Google+裡面有存放的各式訊息串、社交圈等個人資訊,都將從Google的伺服器刪除掉,因此Google也提醒用戶,記得將您存放Google+裡面的資料「帶回家」(如果您在意您先前資料的話)… 4月2日起,在Google+的網頁,已經可以看到網頁顯示:「我們已不再提供消費者 (個人) 版和品牌帳戶的 Google+ 服務」,看來以往在Google+社交圈的各種活動,現在只能成為回憶。若想要把這些回憶下載回去,Google在3月下旬通知用戶記得去,因為Google可能會在近期將這些資料刪掉。所以要是您很珍惜當初在Google+裡面所做的各項活動,請記得趕快去下載,以免為時已晚! 會加速Google把其社交媒體平台Google+關閉,其實是有原因的!由於API的缺陷,導致開發人員可以存取到個人的聯絡方式與私人訊息,甚至可以存取到您親友的私人訊息(不管是公開還是未公開),這樣重大的資安漏洞事件,從2015年到2018年初就一直存在,Google要是承認的話,就會引來監管機關的介入,因此Google居然違背了其「Don’t do evil」的精神,選擇「隱瞞」不報,決定不通知用戶Google+存在著上述的資安漏洞缺陷,導致影響到數百萬Google+用戶「知」的權利,甚至引發個人私密資料被洩漏出去的危機! 後來這件事情被華爾街日報(WSJ, Wall Street Journal)於2018/10/8踢爆,使得原本Google預計要在2019年8月關閉Google+的消費者版本,因為這次的事件,而加速了其隕落,決定讓G+消費者版本提早於2019年4月GG!
-
Intel Xe系列獨顯名稱揭露,以GPU數量為次方,四年內將推出X2、X4、X6、X8等產品
就在Intel於GDC 2019正式揭露其之後,相信應該收到不少遊戲開發者們的關注,畢竟Intel已經誓言要在2020年推出自家Xe品牌的獨立顯示卡,想必他們的顯示卡應該擁有不錯的效能才是,趕快推出好讓NVIDIA和AMD不要一直在那邊唱秋也讓消費者能擁有更多的選擇。 雖說Intel自1998年就有推出自己的Intel740獨立顯示卡、並在1999年推出代號為Porta的Intel752 (只有推出整合於主機板的版本,沒有獨立顯示卡上市),但之後就一直沒有正式推出自己的獨立顯示卡產品。雖說2008年間Intel有個代號為Larrabee核心的GPGPU產品,但由於效能不佳,無法與市場上NVIDIA與AMD的產品對抗,後來在2010年中把該計畫中止掉。因此自上次推出正式的i740顯示卡之後,接下來的20年間,Intel幾乎都是處於在獨立GPU市場缺席的狀態。 就在Intel於2017年11月延攬AMD前GPU架構長Raja Koduri之後,其後續的GPU計畫才重新啟動。首先是在2018年CES發表內建Radeon RX Vega M系列的Core H行動處理器,讓筆電的內顯效能可以大大提升。再來就是在2018年12月舉辦的。 隨後就是上述的Intel在GDC 2019正式揭露其Xe顯示卡的原型卡,並公佈其最新的驅動程式介面,同時也擴大其Odyssey遊戲社群,開始號召遊戲玩家加入I粉的行列! Intel在最近舉辦的「Xe Unleashed」公司內部會議中,GPU高層向Intel CEO Bob Swan以及其他重要人物(例如一些板卡大廠的策略夥伴),簡報了其Xe系列顯示卡的命名最終定案。這個Xe的e是上標字,也就是必須放在X的右上方。而e就是代表GPU的數量!(有點在學AMD Vega48、Vega56、Vega64的寫法)! 在Intel的哲學中,他們認為創新,必須實現3個主要因素,包括:製程、微架構,以及這個「e」,這個e其實也是數學中的exponential (指數)的意義,代表處理器的發展已經是朝著指數級的曲線來發展,而非傳統摩爾定律的線性發展。以往前兩者Intel都有做到,但就是這個e目前還沒辦法成功做到 (也因此被NVIDIA和AMD追著打)。不過,這次Intel的GPU團隊成功做出雙GPU的旗艦級顯示卡,名稱也就是X2。這次的GPU採用全新Xe繪圖架構,搭配OneAPI軟體介面,具有Scalable (可彈性擴充)的能力,因此可以擴充到任意數量的GPU。 這次值得說明的是,OneAPI是一種介於Direct3D層與GPU之間的中介軟體,並也會有Linux的解決方案。至於Xe顯示卡GPU的數量,基本上可以無縫擴充,也就是您的顯示卡不管裡面有多少顆Xe GPU,整張顯示卡就只會跟電腦系統回報只有一顆大型GPU,這樣的話,軟體就不需要針對像是SLI/CrossFire那樣的多顯示卡架構來改寫,透過OneAPI來負責即可,因此可以保留未來的向下相容性。 此外,這次最強的就是Xe硬體架構部份,可以突破當今晶圓廠的發展限制,在當今一顆IC的模具最大限制為800mm2的情況下,為什麼您要堅持生產良率低、只有單顆的超大800mm2晶片?您可以選擇生產600mm2的晶片2顆,或是400mm2的晶片4顆。而且體積越小,良率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Xe的硬體架構,可以透過多顆小顆的GPU來串接,組合成一顆超大GPU,而不需要把所有技術塞入單一超大GPU,不僅良率無法提升,且開發時程也會比較長。亦即,未來在需要提升GPU效能的時候,只要增加GPU數量就好,還勝過必須重新設計GPU那樣的大工程。這真的可說是Xe架構的絕佳優勢! 有了Xe這樣的可擴充式硬體架構,搭配OneAPI的軟體架構。Intel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推出各種GPU數量的顯示卡。而從Intel內部揭露出來的簡報中,可以看出Intel將會有X4,也就是內建4 GPU的Xe系列顯示卡,並從其4年發展藍圖中(疑! 怎麼有點在學AMD?),可以看出X4將於2021年推出。當然,隨後在2022年、2023年,也就會相繼推出X6與X8,並說明其獨立顯示卡的效能提升,將以指數級來增加。看來NVIDIA與AMD要準備接招了! 在這次的Intel Xe Unleashed內部會議中,有透漏Intel X2顯示卡的規格,採用雙GPU設計。並有兩種運作模式,一個是標準模式,讓使用者可以用標準的核心時脈1,600MHz來運作,另一個則是爆發模式,可以讓兩顆GPU都以2,718MHz來運作,使每顆GPU將近有70%的效能提升,可說是一項全新的創舉。至於記憶體方面,則將採用最新4D XPoint記憶體技術,容量達到32GB。而售價方面,目前大約是699美元 (大約是新台幣21,550元)。預計2020年6月底上市。這樣引起您的興趣了嗎? 綜合上述的介紹,可以看到Intel這次在GPU的規劃上,可說是投入不少創新的元素在裡面,以宣示他們進佔獨立顯示卡市場,以及打入電競市場的決心!以免總是被人家說,地表最強的處理器,還是得倚靠其他兩家的最強顯示卡,才能打造最強電競神機。透過這次Xe系列顯示卡的發展藍圖,就可發現Intel這次是在玩真的!如今,Intel在CPU市場站很穩了,加上其3D XPoint技術的SSD效能也領先群雄,現在就只剩GPU了!有了Xe系列顯示卡的出現,金三角儼然成形,到時候Intel就是CPU+GPU+SSD的Total Solution Provider了。屆時就看到時候Intel在整體遊戲的效能表現,是否能與對手媲美,2020年即可見真章囉! (感謝讀者看到這裡,本文為參考國外網站於4月1日撰寫之文章,為的就是博君一笑! 真正規格仍須等到官方正式公布為準!)
-
還來R?NVIDIA GeForce GTX 1650效能曝光、月底來報到
NVIDIA藉由將全新的圖靈架構放入上一世代的GeForce GTX系列顯示卡,推出GeForce GTX 16系列顯示卡,至今已推出包含GTX 1660 Ti、GTX 1660兩張顯示卡,現在看起來確定又有一張新卡片要加入GTX 16家族了: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預計會在4/22發布。而且這張顯示卡的效能表現也已經流出。 效能表現從流出的測試數據來看,在《Final Fantasy XV》的跑分測試中,GTX 1650的效能表現達到3803分,作為比較,同數據中還有列出獲得3631分的NVIDIA GeForce GTX Titan以及獲得3728分的AMD Radeon RX 570,顯示新的GTX 1650表現在這兩者之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樣的數據中,GTX 1650的表現甚至比GTX 1060 3GB還要低,和AMD陣營相比,也比Radeon RX580弱,因此,GTX 1650顯示卡的建議售價競爭力還有待商榷,目前的建議售價應該會落在179美元,折合台幣換算後約莫會落在6,000元至7,000元之間。 在硬體規格方面,GTX 1650目前看來應該會搭載4GB GDDR5記憶體,頻寬為128 GB/s,相較於前一代GTX 1050頻寬僅112 GB/s來看,這點倒是個不錯的升級,據了解頻率會在2000 MHz。基礎時脈的部分為1395 MHz、動態時脈則是可達到1560 MHz。值得注意的是,GTX 1650將有可能採用TU117晶片這張先前未曾見過的晶片。 若沒意外的話,4/22就會看到許多顯示卡廠商推出各自的GTX 1650顯示卡了,當然各自的價位會有所不同,但對於DIY自組電腦玩家來說,在低預算的考量下,或許也會成為不錯的選擇之一。
-
NVIDIA推出99~129美元入門級AI電腦:Jetson Nano,開啟創客智慧級嵌入式應用
隨著資通訊產業即將邁入AIoT (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新時代中,各種Edge (邊緣)運算應用逐漸的興起,各廠商也紛紛推出其嵌入式應用方案,以搶佔未來廣大的Edge運算新商機! NVIDIA近年來除了遊戲顯示卡之外,在專業繪圖、車用電子、AI運算…等領域都有不錯的成績。在嵌入式應用市場中,NVIDIA將其AI級的運算晶片特別導入嵌入式應用市場,NVIDIA推出了Jetson平台,是一種Embedded AI開發平台,其透過 GPU來加速平行處理,可應用在深度學習以及電腦視覺所需要的高效能、低耗能運算能力,讓Maker (創客)們能夠設計出AI級的嵌入式應用! 當今的各式嵌入式裝置,以及創客們愛用的Raspberry Pi,或是其他廠牌的單板電腦(SBC,Single Board Computer),其運算能力都非常有限,只可以拿來做做簡單的專案。要是涉及到複雜的運算,則必須將運算需求送到雲(Cloud)端去處理,無法在本地(Local)端就處理便便! 而NVIDIA的Jetson家族中,原先有高效能、低耗能Jetson AGX系統,可提供即時AI效能,以滿足本地端複雜的資料處理,能應用在機器人、無人機到企業協作裝置與智慧相機,讓各種嵌入式裝置都能產生又快又準確,且又值得信賴的推論,以做出最佳抉擇! NVIDIA的Jetson家族,除了有高階的Jetson AGX XAVIER (1099美元),以及比較小的Jetson TX2 (299~749美元)。不過在這次在GTC 2019時,NVIDIA也正式推出更小型的入門款版本,叫做Jetson Nano,只要129美元,並將於2019年第二季上市! 此外,NVIDIA還另外推出一款SBC版本,叫做Jetson Nano Developer Kit,外型長得跟Raspberry Pi很像,只要99美元!可說是最小的AI級電腦!這個Jetson Nano Developer Kit (Nano DK),採用4核心處理器(Tegra SoC),具備128組CUDA核心數,效能達472 GFLOPs,功耗僅5~10W,略比Raspberry Pi高一點點而已,看來Raspberry Pi已經遇到強勁的對手了! 從簡報圖來看,可以得知Jetson Nano DK的外型也很小,上面有顆很大的散熱片,以及40pin的GPIO針腳,看來似乎可以用來與Raspberry Pi相容。在對外連接埠方面,則提供電源孔、HDMI x1、DisplayPort x1、USB 3.1 Gen.1埠x4,以及LAN埠,右邊還有一個microUSB埠,可能用來供電或是傳輸資料用。因此Jetson Nano DK可以直接拿來連接螢幕、鍵盤、滑鼠,當成一般的電腦使用。 在軟體方面,可搭配NVIDIA的Jetpack軟體開發工具,來開發一些深度學習,以及AI相關應用,讓您的小型嵌入式裝置,也具有AI級的運算能力,在處理一些簡單的視覺與圖像運算時,能夠在Local端就能搞定,不須頻頻傳送到Cloud端去處理,讓Edge Computing應用更加即時與靈活。 為更了解全新Jetson Nano家族的特色,以下我們擺放了NVIDIA原廠的說明簡報,讓讀者們可以更清楚該產品的功能與用途!
-
充值信仰力就看這一波,ASUS PCHome ROG戰神祭典、電競周邊全面最低5折起
最近有沒有覺得信仰力下降?有沒有需要信仰充值一下?啥、口袋不深?月底還沒領薪水?不用擔心,下手的機會來了~ 沒錯,就是PCHome的ROG戰神祭典來了,全面ROG電競商品最低5折起,想要入手ROG電競周邊來充值信仰,現在就是最佳時機,看看頂階的Fusion 500電競耳機下殺77折、Gladius II Origin電競滑鼠下殺69折,還有更多的下殺電競商品可以挑,錯過這次破盤大特價的機會就可惜囉! 看到沒,這麼多的ROG電競周邊任君選擇,包括最常用的鍵盤、滑鼠、耳機、耳機立架、投射燈、滑鼠墊,甚至連ROG鍵帽組都通通下殺,信仰缺電的玩家這下子可以好好的充值一下了。 下殺最兇的就是這款直接打5折販售的ROG Strix Evolve光學電競滑鼠,要燈效有燈效/Aura Sync支援、7200dpi、Omron 5000萬次微動開關、模組上蓋還可以更換、側邊圖騰設計,超值入手就趁現在囉! 至於其他還有許多款同樣也下殺不少折數的ROG電競周邊商品可供玩家選購,只能說要充值就趁這一波,錯過就要等下次了,上面已經幫大家設好直通車,直接點進去看比較快,信用卡先準備好,ROG充值開刷就看這次是不是一把就把信仰值充到100%囉~
-
華碩全面推出300系列主機板BIOS更新、新步進第9代Intel Core處理器完全對應
隨著Intel發布9代處理器推出新版步進碼版本,各家主機板廠商也都紛紛開始對旗下的300系列晶片組做全面性的BIOS更新,作為主機板龍頭之一的ASUS華碩當然也是率先就已經做好準備,就現有的Intel 3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做到全面性的BIOS更新服務。 這包括了現有大家常見的Z390/H370/B360/H310等晶片組,預計將於Q2正式登場的新步進版本9代Intel Core處理器將會完全對應ASUS華碩的全系列300晶片組主機板,目前已經支援了多達58款主機板囉,後續還會繼續添加其他尚未支援的型號,玩家若是選購新版本9代Intel處理器,只要是使用ASUS華碩主機板就不用擔心支援性的問題,而最新的BIOS也可以從華碩的網站上直接下載了。 新BIOS支援性的部分也包括了即將登場的幾款帶著「F」標示的無內顯版本,大家可以在下面的列表中看到,ASUS這次的更新動作相當迅速,已使用ASUS主機板或即將採購ASUS主機板的玩家,無須擔心更換新處理器的相容問題了。 到哪裡下載呢?直接上官網輸入產品型號、或是透過EZ Update軟體來做更新的動作也可以,不清楚的玩家可以按這邊的直通車去依步驟執行:。
-
Intel缺貨缺很大延至Q2亦無解,AMD佛心大發TR 1920X下殺8,888半買半送
接近3月底的這個時間點,大家有沒有發現到目前市場價格的波動呢?除了SSD與記憶體仍舊價格持續下探之外(喔、真的很便宜),先前Intel處理器的缺貨問題仍然存在,價格也出現部分攀升的情況,如果打算在這周下手的玩家朋友,記得要注意一下以免傻傻當了冤大頭喔! 玩家若是有仔細觀察的話,應該不難發現在處理器的選購上面,其實好幾款版本是不定期處在缺貨的狀態,從年前到目前的3月底,連同9900K在內的中高階5款K系列版本,大都處於缺貨或是只提供「平輸」版本的現象,部分有貨的店家可能還要加上「限組裝」的字樣,來確保玩家不是只來店裡單買CPU而已(這樣就賺不到其他零組件的錢錢了XD),缺貨狀況也不只是光華店家或各地的電腦店家,即便是熱銷的網路商城也都是常處於已售完、補貨中的情況。 就算有貨的話,那價格也是拉高高,看看PCHome 24小時購物網站上面的報價,i9-9900K直接開18,000元,想想今年1月時候還在15,300元的價位,如果是組裝價更是只要14,800元,現在想買得花18,000元,等於漲價了20%,現在下手合適嗎? 好吧,i9-9900K也不是人人買得起,那中階的來一顆吧!9600K缺貨那8代的8600呢?對不起,一樣缺貨,原價屋已經缺很久了(沒看到都沒報價),上谷哥大神查查看有貨的要賣多少?露天拍賣有現貨供應,i5-8600一顆只賣你9,700元就好,謝謝!(阿娘威、買不下去~) 看看這2個月以來的Intel處理器價格波動圖表,大概一直保持平盤的i7-8700算是缺貨情況下的異軍了,接續先前9代大缺貨狀態後,8代的各版本算是玩家的另一種選擇,只不過面對9代中階系列的空窗,8代的i5-8600K價格攀到8,800元、i5-8400反而逆勢上漲比9代的9400F還要誇張,真不知啥時候8400的內顯有這麼值錢,硬是比9400F要多出1,500元以上的價差,不可思議~ 而頂階的i9-9900K的價格從漲到跌、再漲,目前原價屋的報價也落在17,600元,算是小跌了200元,至於入門款的i3-8100也是逆向操作的狀態,從1月的3,500元價位直接漲上了4,300元,漲幅達23%,真想買入門款版本的話,AMD那邊有一堆可以選,4,300元都可以買2顆Athlon 200GE了說! 來瞧瞧最新的報價吧,目前除了部分有缺貨所以不提供之外,有些版本有限組裝價會比較便宜一些,部分是代理商貨、保固上應該會比較OK,有些稍便宜一些的是平輸產品,雖然水貨有號稱全球保固,不想麻煩的玩家可以考慮是否真的要省這一點價差。反觀AMD的報價倒是一貫如一,價格也不會因為不同的網路商城或是店家有不同的報價,透過代理商威健的價格維持下,玩家的保固與售後服務也可以達到有效的保障。 仔細看一下AMD的報價應該可以發現到,這次有送「信仰馬克杯」,先前站上就有留言送杯杯的活動了(上次在FB有送出3個變色馬克杯喔、中獎的來領了沒~),這次不用抽,買Ryzen 5 2600X以上的版本,通通加送一個,廠商與店家也是誠意滿滿喔! 看到這邊,如果有打算正要下手採購的玩家請注意,AMD原廠這次超給力,直接Support Threadripper 1920X做促銷,看到店家都打出大大的廣告了吧,直接是拿i5-8600的價格來買TR 1920X啊,從13,299元直接殺到8,888元,直接砍3成價格回饋,搭X399板子買更划算,12C/24T架構、工作站等級,佛心價真心不騙,想下手的手腳可要快,比較一下Intel同級產品,嘖嘖嘖,這個價格落差可就太大了呀! 小編這裡也依據可靠消息管道,原本3月初在日本推出的AMD Ryzen 7 2700/5 2600X Wraith MAX同捆包版本也會引進台灣,有別於原先內附的Wraith Spire風扇,新同捆包則是附上了價值59美元的Wraith MAX散熱器,採用了3條導熱管、RGB燈效內建(連AMD Logo也會亮、信仰強化)、700-2600 rpm轉速、TDP 140W、38 dbA(最高),筆原本的Spire散熱器要好許多,包括可以提供較高的超頻散熱能力,期待嗎?目前應該會先進一款到台灣,若未來受到更多市場好評的話不排除會2款都引進,至於引進後是否會有加價的可能則尚未確定,畢竟單單MAX風扇就要賣59美元了,希望AMD佛心大發,加價部分意思一下就好了吧。 (引進的會是哪一版還不確定,大家希望是Ryzen 7 2700還是Ryzen 5 2600X呢?) 面對Intel處理器缺貨狀態,事實上玩家並非一定要接受漲價買單的強迫性,看看大廠HP才剛發布的ProDesk G4,這款體積小巧的mini PC事實上也跟Intel的骷髏頭NUC大小差不多,但外型卻更具時尚,內部搭載AMD B350FCH晶片組,可選搭Ryzen 5 Pro 2400GE/Ryzen 3 Pro 2200GE或是Athlon Pro 200GE處理器核心,提供玩家更多元化的選擇,而且在效能表現上也能提供玩家極佳的使用體驗。 其實連XBOX、PS4都採用AMD方案,甚至ATARI延期推出也是因為宣布改用AMD CPU,以目前缺貨狀態預期即使到Q2、Q3都不能完全解決的情況下,AMD陣營最近的利多與產品的出色效能,也是玩家可以考慮下手的選擇之一。 *可參考站上一文 特別一提的是,AMD玩家可以利用不斷更新的Adrenalin 2019 Edition驅動程式與AMD Link行動應用程式相結合,透過獨家的Radeon ReLive遊戲串流,就能將電腦上的遊戲與影片以串流方式傳輸到手機、平板或虛擬實境VR頭戴式設備等行動裝置上頭,厲害吧! 而且不論是Android系統或是Apple果粉玩家,都能夠在Google Play與Apple Store上下載到專屬APP,透過新設計的AMD Link簡化了使用者介面,讓玩家可以更輕鬆的連接及使用,隨時都能做到效能監控、新聞推播、語音辨識等功能的執行,隨時想要擷取、直播和分享精采的遊戲時刻只要透過Radeon ReLive就能做到,這麼多的優勢下,想不投入AMD陣營的懷抱都不行啊~
-
AMD Navi顯示卡傳將具備即時光追效果、效能超越RTX 2080 Ti?!
AMD預計即將要在下半年推出新世代的RX系列Navi顯示卡,過往RX系列瞄準的客群都是走C/P值路線,提供經濟實惠的顯示卡選擇,不過這次有新消息指出,另一張針對高階狂熱分子推出的Navi顯示卡,也有可能推出,並且會支援光追效果。 從新的消息內容來看,原先較經濟實惠的AMD Navi顯示卡選擇將會採用Navi 10 GPU架構,另一款高階的版本則是會採用Navi 20 GPU架構。有關這款較高階的Navi顯示卡,據傳該顯示卡將會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效果,而雖然這只是「據傳」,可是綜觀AMD近期的動作,其實是很有可能的。 NVIDIA首度在消費市場推出支援光追技術的RTX系列顯示卡時,AMD曾回應「光追很重要,但目前還用不到」,就當時回應的時間點來說,確實!畢竟許多遊戲在RTX顯示卡推出的初期(甚至是現在),都並未支援光追效果。後來,近期開發商Crytek又藉由自家的CryEngine引擎展示了該開發商第一個,這次展示所使用的顯示卡便是AMD Radeon RX Vega 56。AMD有可能會和Microsoft的DXR API合作,並且提供更具開放性的光追效果。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qhkDm2_Tw ▲日前Crytek展示的光追效果Demo。 在效能方面看起來非常不錯,Navi 20 GPU架構顯示卡有可能超越NVIDIA的GeForce RTX 2080 Ti。有鑑於前陣子新推出的AMD Radeon VII顯示卡其實已經能和對手的RTX 2080並駕齊驅,新的Navi 20顯示卡或許真的有機會超越RTX 2080 Ti也說不定。(不過至於價格會不會也比較低就有待觀察了) 綜觀來看,採用Navi 20 GPU架構的這張高階顯示卡看起來前途非常明亮,功能方面支援光追、效能方面又超越RTX 2080 Ti,似乎各方面來看都有機會超越對手的陣容(撇開其Titan RTX這張價值80,000的卡來看),不過這裡還有一個關鍵點要看,也就是上市時間。主流的Navi 10 GPU架構顯示卡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不過高階的這張Navi 20 GPU架構顯示卡則是可能推出時間要落在2020年,推出的時間點來看,屆時對手勢必也已經陸續推出多款新的顯示卡,到時候Navi 20 GPU顯示卡是否仍有機會和它們並駕齊驅,就有待商榷了。
-
SuperStartup!加速器「南科徵案 」歡迎您, 匯集南科創新創業生態系能量 挹注新創團隊新動能!
SuperStartup!加速器「南科徵案 」來了,提供新創團隊各種創新創業資源,讓創業家邁向成功。 超級新創加速器,鏈結國際伙伴美國Forge加速器、英國The Bakery加速器、印度CEED加速器、美國Dragonvision加速器,以及台灣與大中華地區天使投資人識富天使會,加上媒體事業,企管顧問事業,結合旗下各事業產品、服務、技術與專業人力,提供新創團隊0~1放大加速,與提供中小企業及大型企業1~100邁向成功,實現【創新創業一條龍,全方位加速】。 SuperStartup! Accelerator,創立於2019年,總部位於台北,為台灣創新創業一條龍加速器業者。 SuperStartup! Accelerator,是為創新創業而生,要讓新創團隊,成為獨角獸超級新創。我們自我定位不只是顧問公司,而是要幫助新創團隊、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如何創新創業,媒合新創團隊與大廠共創,提供命題、解題共同開發新產品與關鍵技術,為新創團隊找人才、產品、技術、資源與舞台,跟大廠共創未來。我們能發展孕育新創團隊從0到1加速,也能協助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實現從1到100邁向成功。 世界快速變化,為了接下來的10年,甚至更長遠的未來能夠持續成長,我們必須更具前瞻性並且洞察先機,以了解未來會形塑我們業務發展的趨勢和力量,並且能夠迅速應變,因此我們現在就必須為未來做好準備,這也就是我們的「2030願景」。 ●讓我們為台灣發光發熱,為新創團隊加油,為大廠更上一層樓 ●讓我們家的創新創業一條龍,可以不斷激勵新創團隊放大加速 ●讓我們為新創圈挹注新動能,帶動我們創新創業新發展 ●讓我們所觸及的一切更具價值 2019年 ●創立超級新創SuperStartup!品牌 ●成立SuperStartup! Accelerator ●成立SuperStartup! Media ●鏈結英國The Bakery Accelerator ●鏈結媒體事業(2家媒體,電腦硬派PCDIY!與超級新創SuperStartup!) ●鏈結會計事務所事業 ●鏈結企管顧問事業 ●加入南科創新創業生態系 ●鏈結印度CEED Acclelrator ●鏈結美國Forge Acclelrator ●鏈結美國Dragonvision Acclelrator ●鏈結台灣識富天使會 世界正在以不斷增長的速度發生變化,The Bakery已經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路線圖,一套箴言,不僅可以幫助您駕馭這個新世界,還可以利用它創造的機會。 世界發生了變化。我們生活在一個企業家的世界裡,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現在全球每年都有超過1億的新創企業在全球推出。新創不再僅是開始創業的小公司和異常者,它已經成為許多最有才華和雄心勃勃的人的最佳職業選擇之一。企業家並非都是年輕人,許多成功的初創企業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商人經營; 也許你或你公司的其他人正在考慮創業! 兩個關鍵因素推動了這一變化,創辦公司從未如此簡單或便宜。獲得資金、計算能力和工作空間已經商品化,使企業家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實現更多目標。工作的世界是不同的,人們必須接受改變,並接受他們在一生中將擁有多種職業。除此之外,數位化和新科技,意味著人們期望從他們接觸的每個公司和產品、他們在家庭和工作中,以及中間的任何地方,進行的每次互動都能獲得更多更好的服務。這些因素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步伐,並通過不斷發明和創新的循環開闢了巨大的機遇。 所以,你怎麼跟上?你如何適應和理解這個新世界?我們不僅可以幫助您了解這個創業世界,還可以擁抱它,利用它的力量,為您和您的企業,創造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新世界。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制定了完整的路線圖、一套箴言,使我們能夠幫助企業,確定他們在不同時間範圍內,發揮最大的最新,達到最難的目標。 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且經過驗證的方法,來識別合適的利益相關者,強調可能存在的障礙,並在與企業家、初創企業、加速器、投資者和企業家進行交流尋找新機會,擴展可以快速解決企業挑戰的新創。我們已經研究了企業和初創企業應該如何最好地參與、兩者的好處,以及如何根據特定的挑戰類型找到、測試、實施和擴展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我們認為,為企業創新提供真正的回報非常重要。當然,並非一切都有效,有時我們會贏,有時我們會學習,但總的來說,我們為能夠清楚地顯示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利潤回報感到自豪。我們以快速、有趣、有效和獨特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我們不是諮詢公司,我們是企業家、初創企業和企業如何共同創新未來的專家。 超級新創加速器「SuperStartup!南科徵案」,由台灣創新創業一條龍SuperStartup!加速器,鏈結國際伙伴美國Forge加速器、英國The Bakery加速器、印度CU CEED加速器、美國Dragonvision加速器,以及台灣天使投資人識富天使會,共同來廣徵新創團隊加入南科徵案。 (1)智慧製造 (2)智慧農業 (3)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 (4)智慧生醫 (5)金融科技(Fintech) (6)AR(擴充實境)/VR(虛擬實境) (7)無人機 (8)機器人 (9)其他與AI(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 進行孵育及加速。 現在,我們廣徵新創團隊加入南科徵案。通過審核,就有機會獲得我們的創新創業一條龍資源。 匯集南科創新創業生態系能量 ●南科The Bakery亞洲營運中心,計畫期間,南科辦公室月租:0元/月 ●南科The Bakery活動&南科SuperStartup!活動免費參加,計畫期間,募資媒合、產創媒合(大廠命題解題)、DEMO DAY、創新創業課程/研討會/記者會/發表會 ●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資源,課程、活動、設備、機台優惠使用 ●南科園區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補助計畫申請,最高補助比例:50%,最高額度:200萬元 ●與南科園區事業,投資媒合與產品、技術解題媒合 ●南科宿舍,優惠價申請 ●南科交通車,免費搭乘 ●南科創新創業生態系各式資源 台灣創新創業一條龍加速器 ●SuperStartup!產創經理人輔導 ●SuperStartup!創業大學 ●SuperStartup!大廠命題解題 ●SuperStartup!募資媒合 ●SuperStartup! DEMO DAY 國際加速器與天使投資人火力加持 ●美國Forge Accelerator ●鏈結英國The Bakery ●鏈結印度CEED Accelerator ●鏈結美國Dragonvision ●鏈結台灣與大中華地區天使投資人識富天使會 「電腦硬派 PCDIY!®」與「超級新創 SuperStartup!®」 ●電腦硬派PCDIY!® 科技資訊IT類,鎖定科技、電腦、資訊IT、3C與數位領域 ●超級新創SuperStartup!®) 科技創新商業類,鎖定科技、創新、創業、商業、商情與財經領域 ●免費南科自造專欄報導 ●免費加入加速器專欄報導 ●免費新聞稿刊登(註1) ※註1:免費新聞稿,每月限最多2則 鏈結開公司專家會計師事務所伙伴 ●公司/行號/協會/基金會/工廠/外商/特業設立與變更諮詢 ●財稅務諮詢 ●記帳及內外帳諮詢 ●股權結構設計諮詢 ●台灣落地與國際貿易諮詢 ●會計師財務簽證&稅務簽證諮詢 鏈結解決企業問題專家企管顧問伙伴 ●企業金融顧問諮詢 ●企業管理顧問諮詢 ●政府補助計畫顧問諮詢 ●徵案名稱:超級新創加速器「SuperStartup!南科徵案」- 第1屆2019年 徵案:(以下簡稱「本活動」) ●主辦單位:SuperStartup! Accelerator ●徵案報名時間: 第1屆2019年 徵案 2019年03月28日 AM10:00起 ~ 2020年03月27日 PM17:00止 超級新創加速器,鏈結國際伙伴美國Forge加速器、英國The Bakery加速器、印度CEED加速器、美國Dragonvision加速器,以及台灣與大中華地區天使投資人識富天使會,加上南科計畫能量,藉由拋磚引玉的方式,為新創團隊加油,喚起更多企業或大廠投入資源,共同為台灣發光發熱,期盼能為新創圈挹注新動能,帶動我國創新創業新發展。 (1)智慧製造 (2)智慧農業 (3)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 (4)智慧生醫 (5)金融科技(Fintech) (6)AR(擴充實境)/VR(虛擬實境) (7)無人機 (8)機器人 (9)其他與AI(人工智慧)相關領域 ●一般報名: (1)以公司報名為主體 需為經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在案之營利事業 (2)公司設立5年以內 自核准設立日期始日起算,至2019年12月31日為基準 (3)已有具體的產品或服務 (4)已有完整詳細之商業及營利模式 (5)須選擇一個創新創業類別進行報名 (6)須提出商業計畫簡報(BP) (7)送審之商業計畫簡報(BP),須有產品或服務完整說明 (8)報名公司,應指派至少一名專員全程參與本活動 ●機構推薦報名: (1)須符合前項一般報名資格之認定 (2)由加速器業者、創投機構、學研機構、社團法人、財團法人或政府機構提出推薦 ●活動報名時間: 無論一般報名或機構推薦報名,申請期間為: 第1屆2019年 徵案 》開始:2019年03月28日 AM10:00起 》結束:2020年03月27日 PM17:00止 ●一般報名: (1)附上主管機關營利事業登記證或主管機關核發的核准函及設立登記事項表 (2)附上商業計劃簡報(BP) ●機構推薦報名: (1)附上主管機關營利事業登記證或主管機關核發的核准函及設立登記事項表 (2)附上商業計劃簡報(BP) (3)附上機構推薦函 E-Mail報名,或與本公司聯絡人聯繫報名。 ※個資保護聲明: 本人了解並同意旗訊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及合作廠商日後之客戶服務與資料管理, 統計分析, 商品行銷等用途, 得依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蒐集, 處理, 利用本人提供之個資, 不得移作他用, 並應對本人個資做適當之安全維護措施 廠商名稱:超級新創加速器 SuperStartup! Accelerator 廠商信箱:start@superstartup.com.tw 廠商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
世界最輕17吋RTX 2080電競筆電、ROG Zephyrus S GX701無懼來襲
NVIDIA在MWC 2019大會上正式發表專為電競筆電設計的全新GeForce RTX Max-Q獨立顯示卡,將目前在桌機市場中高階的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導入電競筆電中,進一步強化玩家們的遊戲體驗。 華碩(ASUS)旗下電競品牌ROG(玩家共和國)也因應這個新趨勢,以自家極具盛名的Zephyrus西風之神頂級電競筆電做為代表,推出全新的Zephyrus S GX701電競筆電(下稱GX701),搭載最高階的NVIDIA GeForce RTX 2080 Max-Q顯示卡,將為玩家帶來絕不妥協的極致電競體驗。 2018年年底時,ROG推出Zephyrus S GX531重新定義超輕薄電競筆電,當時該產品為世界最輕薄的電競筆電,不僅超越了Zephyrus M,甚至比最初的Zephyrus GX501還要更輕、機身更小!當時也造就了Zephyrus系列的三種選擇,想要最頂級效能的話就選擇Zephyrus GX501、想要擁有最佳的擴充性和使用彈性就選擇Zephyrus M、想要最輕、最小機身的話就選擇Zephyrus S。 這一次,GX701也冠上「Zephyrus S」,可想而知是主打輕薄的選擇之一,而且這次名稱在GX的數字從原先代表15吋螢幕的「5」開頭,改為「7」開頭,也意味著這是一款17吋的ROG電競筆電,GX701打破舊有大筆電笨重的形象,相較於一般傳統的17吋筆電,體積減少25%、厚度更是減少40%,使得GX701成為同級產品中最精巧的電競筆電。 GX701外型上繼續維持西風之神的優良傳統,全機採用金屬機身強化質感,整體配色是鐵灰色,儘管配色低調,仍難以掩飾GX701從各方面透露的精品氣息和工藝質感。 上蓋採ROG Zephyrus系列特有的「雙刀流」元素設計,為兩階陽極處理,上半部是使用高階精品的斜面髮絲紋,下半部則是垂直髮絲紋搭配簡潔的黑色霧面風,再將具有ASUS Aura Sync RGB燈效的ROG Logo「信仰之眼」置於右上方,整體設計簡單,但卻非常乾淨俐落。 這次GX701採用三邊窄邊框設計,上邊框和左右兩側邊框厚度都只有6.9 mm,螢幕占比達到81%,這樣的設計使得GX701雖然只有15吋筆電的機身大小,但卻可以搭載17吋的顯示器。 不過,由於上邊框也只有6.9 mm的厚度,因此,GX701本身並不具備前置攝影鏡頭,而是獨立提供玩家一組具備FHD解析度的ROG GC21外接攝影機,能提供60 FPS的流暢體驗,讓視訊或是直播遊戲時,畫面更加流暢。 小編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設計,雖然筆電本身不具備攝影鏡頭,但說到底,即使是使用電競筆電的玩家若要進行直播的話,也鮮少使用筆電本身內建的攝影鏡頭,多數仍然都是用外接攝影機的方式,GX701直接用外接攝影機的方式其實非常不錯,不搭載攝影鏡頭的情況下,可以讓筆電上邊框的厚度繼續往下壓,使得整體的視覺體驗更沉浸。 GX701搭載17吋FHD解析度IPS面板,並具備144Hz螢幕更新率、同時還支援NVIDIA G-Sync技術,能讓遊戲畫面更加流暢,減少畫面撕裂的可能,另外也具備3毫秒反應時間,在玩遊戲時可以有更低的延遲時間。 另外,GX701在畫面色彩的調校上也很注重,不管是要用來玩高畫質遊戲,還是設計師、藝術家有工作所需,顯示器能顯示精確的螢幕都非常重要。因此,這次GX701的顯示器透過ProArt TruColor 技術提供了Pantone認證,可以確保顏色的準確性,無論是在遊戲、還是工作都能提供亮眼的色彩。 GX701採用的鍵盤採用按鍵在左、觸控板在右的配置,每顆按鍵都支援單鍵Aura Sync RGB燈效,可獨立自訂燈效色彩。這次的Aura Sync燈效範圍從鍵盤的每顆按鍵本身以外,還擴及到右側觸控板上的發光數字鍵盤(可藉由獨立按鍵切換數字鍵區和觸控板)、機身底部左右兩側的墊高散熱蓋,還有位於鍵盤上方的ROG信仰之眼Logo本身,燈效範圍非常廣。 另外,GX701這次也在鍵盤上方設計了獨立的音量滾輪(該滾輪本身也有支援Aura Sync),搭配筆電的SmartAmp技術,在使用滾輪旋轉調整音量大小時,SmartAmp技術會讓GX701的喇叭維持在溫度和偏移限制範圍內,以避免傷及喇叭振膜。同時,GX701也支援7.1環繞音效,只要戴上耳機後,便能享受到逼真的虛擬環繞音效,在遊戲中可以更清晰的辨識聲音來向。 在連接埠方面,GX701提供無論是玩家還是工作者所需的各種連接埠供使用。機身左側除了電源孔以外,另外提供一組HDMI 2.0b、一組USB 3.1 Gen2 Type-A、USB 3.1 Gen2 Type-C(支援DisplayPort 1.4和Power Delivery功能)一組以及3.5 mm耳機孔。機身左側部分,則是提供兩組USB 3.1 Gen 1 Type-C和一組USB 3.1 Gen 1 Type-A。 另外,GX701也是首款同時支援DC及Type-C充電的電競筆記型電腦。 USB Power Delivery讓GX701可透過隨身行動電源充電,使用上更加方便。同時,也具備快速充電功能使電流反向流動,並使用高達3A的電流來快速充電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裝置。 前文提到,這次ROG因應NVIDIA推出RTX Max-Q系列顯示卡而推出GX701電競筆電,最大的硬體特色在於搭載最高規的RTX 2080 Max-Q獨立顯示卡,在筆電本身採用FHD解析度的情況下,GX701完全通殺當前所有3A級遊戲大作,遊戲體驗真的超級棒!其他硬體規格部分同樣也都是採用高階的配置,為GX701整體的效能帶來極致的表現。 以下小編將使用常見的多種跑分測試軟體實際將GX701的效能量化,並且搭配數款時下流行的3A級遊戲進行硬體檢測,讓玩家能更進一步的了解GX701的效能表現。 遊戲測試方面,小編找了常見的《古墓奇兵:暗影》、《刺客教條:奧德賽》、《極地戰嚎 破曉》以及最新的《全境封鎖2》作為測試,利用其內建的硬體測試功能,將畫質調至預設的最高,將GX701的表現量化。 從測試結果中來看,GX701皆可在各遊戲中獲得平均80 FPS以上的水準,僅《刺客教條:奧德賽》因遊戲本身雖然在場景變化和光影反應的要求較高的緣故,但還74 FPS左右的水準,流暢度非常足夠。整體來說,GX701通殺目前所有3A級高畫質遊戲。 一般的輕薄型電競筆電常會面臨因機身太薄,導致散熱空間不足,進而影響筆電整體效能的窘境,但GX701採用ROG獨家的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AAS),在筆電開啟上蓋後,會將機身墊高,開啟底座的大型進氣口,提供比一般筆電設計多32%的氣流量。 同時,GX701內部也搭載12V雙風扇,和250片散熱鰭片,以及5根導熱管,分別在處理器、顯示卡以及記憶體之間連接,以達到全方位散熱的目的,讓GX701內部的電源元件溫度能維持在平均攝氏80度以下,並且讓供電電路維持在低溫狀態,提供長期使用的可靠性。GX701藉由雙風扇將冷空氣從機身底部吸入,透過內部的250片0.1 mm超薄散熱鰭片組成的四片大型散熱片,將機身產生的廢熱從機身後方和左右兩側導出。 風扇的部分採用AeroAccelerator技術,讓GX701輕薄的機身內氣流量能達到最大化,冷空氣進入後,液晶聚合物扇葉會將其導向較傳統設計薄 33% 的散熱片。 此外,GX701以每個風扇83片扇葉的設計創下ROG有史以來最高的扇葉密度,此設計最高可增加15%的氣流量。 除了散熱管和風扇的搭配以外,GX701智慧散熱系統也搭載自我清潔散熱系統,在風扇旁設計特殊防塵通道,以匯集並將微粒導出機殼,避免堆積在鰭片上。這個自我清潔系統的功能可以確保筆電整體散熱性的一致性,進而提升長時間使用時的穩定和可靠性。 而透過ROG專業的軟體調校能力,玩家可以自由在GX701 Armoury Crate軟體中,自行在靜音、平衡和Turbo模式下,針對不同的工作環境快速切換硬體效能。 說到Armoury Crate當然就要來介紹一下它的功能,早期ROG產品的主要軟體控制在ROG Gaming Center中,而自去年下半年起,ROG旗下產品從Z390主機板起,開始導入全新的ROG Armoury Crate統一系統,整合原先Gaming Center的控制和超頻功能,這次GX701也搭載了這款全方位的個人化軟體。 Armoury Crate軟體中,可快速查看目前筆電的各種硬體狀況,像是CPU頻率、記憶體使用率、風扇轉速等等,並且可以在「靜音」、「平衡」、「Turbo」模式下針對不同的使用模式進行切換。在「手動」模式下,則是提供玩家超頻的選項,玩家可以自行調整CPU風扇使用率、GPU核心時脈和記憶體時脈,另外也可調整GPU風扇使用率,這樣的極限客製化選項,也讓Zephyrus S在機身輕薄的前提下,還能提供玩家超頻的功能,強化遊戲體驗。 另外,Armoury Crate也提供使用者檔案快速切換,讓玩家可以預先設定好使用者選項,並且快速切換。 除了前文提到的Aura Sync燈效功能也在該軟體中以外,Armoury Crate另外還有提供多種不同軟體供玩家自行下載使用,還有和ASUS、ROG相關的新聞焦點可以快速瀏覽,可說是一款相當全面的客製化軟體。 總的來說,ROG這次新推出的Zephyrus S GX701電競筆電可說是為17吋的電競筆電市場奠定高水準的新標竿,打破一般玩家心中「17吋筆電笨重」形象,即使搭載17吋螢幕,但機身依然只有15吋筆電的大小,攜帶性更加方便。而在縮小機身體積的同時,並未犧牲GX701整體的效能表現,而是更進一步放入高階的RTX 2080 Max-Q等級顯示卡,為GX701的效能表現更上一層樓。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